把室外的空氣強制吸入,把室內空氣強制排出的系統。起到“交換室內外空氣”的作用。這樣是最基礎的標準新風系統。
與同類的產品比較:
排氣扇:類似抽油煙機原理,排出室內空氣產生負壓,外界空氣通過門縫窗縫進來。
空氣凈化器:把機器附近的空氣吸入,過濾后排出較為干凈的氣體,但在封閉的室內時間長了還是會覺得悶甚至缺氧。
空調:把機器附近空氣吸入,加熱/降溫后排出,沒有和外界交換空氣。
1.根據自己實際需要(室內換氣、節能、過濾空氣等)選擇對應的新風系統功能,沒有必要跟風,通風不錯的戶型開窗換氣的效率比新風高出N倍。
2.學會算風量,按照計算值的130%~150%來配置更佳。
3.了解安裝的注意事項,作為篩選商家的依據,專業可靠的安裝非常非常重要。
4.后期電費、濾網更換、清洗等費用要考慮,萬一裝得起用不起就尷尬了。
5.可能存在的缺點:占層高;主機和風管有噪音(提前考慮降噪措施);過濾效果不理想(空氣凈化器補充);售后安裝不專業踢皮球(多對比商家和多問親朋同事找可靠來源,剩下交給運氣)。
6.無需過于追求“國際品牌”,尤其是在過濾PM2.5這一點上。更悲傷的是大部分是假洋品牌。
7.除了常見的雙向的標準新風系統,還介紹了幾個(類)新風系統,在滿足特定情況也可以考慮使用解決成本和施工量。
8.這篇文章內容很長,建議先轉發朋友圈,等靜下心來再一口氣看完。收藏你們是不會翻來看的!
如何選擇新風系統:
功能選擇
1.房子窗少,戶型通風差,在屋內常常感覺到悶。
這種情況建議安裝基礎的新風系統,輔助外界的新鮮空氣引入室內進行換氣。
2.室內外溫差大,開冷/暖氣的時間長。
建議安裝有熱交換的新風系統,南方等比較潮濕地區建議裝帶濕度交換的全熱交換新風,北方可以裝顯熱交換新風即可(部分地區要裝防凍機型)。
全熱交換:不僅交換熱,還可以交換濕度,能有效阻止室外濕氣進入
顯熱交換:只交換熱,不交換濕度。
3.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,長期不敢開窗。
建議安裝帶高效過濾的新風系統,具體過濾等級看當地污染情況。附帶的優點,家里灰塵明顯減少,降低拖地擦灰搞清潔的頻率。
注意:添加高效過濾的同時,是以犧牲風量為代價的,過大的風量也會影響其過濾效果,所以要在兩者之間取個平衡。
風量選擇:
有兩種計算方法。
①按照每個獨立空間活動人數加起來,以30m³/h計算。
舉例:一家4口,三房兩廳100平,2成年人,2兒童
客餐廳活動4人一起活動,以30m³/h·人算,則為120m³/h
主臥2人,60,女兒房1人,30,男孩房1人,30,加起來也是120m³/h
對,你沒看錯,因為活動空間不同,每個人算了2次。
結果:120+120=240m³/h
簡化計算就是,居住人數X2X30m³/h
②按照活動空間體積
舉例:套內100平的房子,扣去衛生間廚房空間(有獨自的排氣道)、柜子空間等約80㎡,層高2.6m。
75㎡X2.6m=208m³
取每小時換氣1次,即208m³/h。
那么兩種結果以哪種為準?
結果分別是208和240時,選240m³/h
以較高數值為設計參考標準。
但是考慮到管道損耗、過濾損耗、提高舒適度、降低機器負荷(減少噪音)的角度來考慮,配置130%~150%的風量會比較合理。
計算值是240m³/h
所以風量建議選擇:240*1.3=312m³/h以上的產品。
新風安裝:
安裝進場時間
最晚要在吊頂安裝前完成,和中央空調一起進行(多數是暖通公司的產品),電路設計和預留方案由商家提供,在完成墻體拆改之后可以進場,在不影響其他工種的情況下可同步進行。